「馬祖國際藝術島」由連江縣政府及中華文化總會共同策劃,並且由台灣文化部與交通觀光署所支援的台灣離島藝術季。是台灣首個以 10 年為願景的藝術行動,策展計畫涵蓋藝術、教育、建築三個面向,並非只是單純的大型地景藝術裝置。第二屆馬祖國際藝術島於今年9月23日(六)盛大開幕。邀請台日法德、馬來西亞及盧森堡6國家藝術家帶來70件作品,與80組創作團隊與在地共創,馬祖的四鄉五島都有作品。其展現形式多元豐富,包含多個融入馬祖的天然美景的藝術戶外裝置、室內展演、視覺藝術、表演藝術、飲食體驗等。其中有兩位日本的藝術家,高橋匡太與胡宮雪娜,分別帶來與台日小學生共創的作品和探討冷戰議題的作品。
第二屆馬祖國際藝術島於9月23日在全世界最大的媽祖巨神像前的廣場上盛大開幕,由台灣書法藝術家家陳合成提筆寫下本屆主題「生紅過夏」,為本屆藝術島活動拉開序幕。受邀來馬祖的男木島師生綾田美友、西川優花,以及日本藝術家高橋匡太也一同到場觀禮。「生紅過夏」說的是釀製老酒的過程,也是藝術如何在馬祖發酵的過程,從馬祖常民生活的老酒文化出發,傳遞著歷經時間淬煉的改變,將馬祖文化經由創作轉譯呈現世人。
今年的策展計畫包含由馬祖在地策展人策展的 「島內視角計畫」 ;以在地閒置民居空間作為創作場域的「轉厝計畫」 ;在馬祖文化資產,戰地遺跡26據點的地下空間呈現的展覽「地下實驗室」;重新以藝術詮釋馬祖的公共空間計畫「島嶼風景」;展現東引島的年輕設計力量,由馬祖青年蔡沛原策展共創的「迴島嶼吧」 ;台電公共藝術團隊所策展的「島嶼生息」,以飲食體驗為主體的 「味蕾實驗室」 等。
本次的亮點作品包含「轉厝計畫」中,位於南竿津沙聚落,回應老酒文化的玻璃屋《打開》,以最日常的家庭情感故事為材料,書寫馬祖人家的共同記憶。還有曾經繁華熱鬧的南竿梅石市街,藝術與建築團隊以當代視角重新觀看與詮釋閩東家屋建築的生活底蘊。讓「住居」成為與地景連動的微型美術館。
其他亮點作品包含策展計畫「地下實驗室」中,位於北竿的橋仔五間排遺蹟的《漁光》,藝術家劉致宏以抽象的藝術表現形式訴說過去此建築物裡漁業加工的故事。還有公共空間計畫「島嶼風景」中,位於馬港沙灘,由原住民藝術家伊祐.噶照所創造的《海就是我的陸》。集結曾經在馬祖的退役軍艦的零件,以大型藝術裝置的方式呈現馬祖人不可或缺的「船」的記憶。這個作品也將會是常設作品,未來有機會成為馬祖的新地標。
隨著疫情解封,第二屆也加入更多國際藝術家的參與。邀請了日法德、馬來西亞及盧森堡藝術家參展,包含日本的高橋匡太、胡宮雪娜;德國的拉斯·科普索(Lars Koepsel);法國的藝術家艾瑪.杜松(Emma Dusong),以及馬來西亞的劉靜怡(Raito Low)、盧森堡的斯文·加斯陶爾(Sven Gastauer )、克勞汀·阿倫特(Claudine Arendt)等。
來自日本的藝術家高橋匡太分別在馬祖東莒國小以及日本香川縣高松市立男木小・中学校進行工作坊,共同創作了這次在馬祖藝術島展出的作品《通往雲的故鄉》。雲朵氣球的綁繩上有車票,寫下各自想去的地方,串起馬祖與男木島的獨特地景和台日情誼。
策展團隊台電公共藝術,邀請聲音與光影藝術家一同在北竿電廠創作永久作品《國家需要你:軍魂之光》。在坑道中興建的軍魂電廠,隨著戰地政務的解除卸去戎裝。本次藝術島活動將重新打開這個特別的場域,以沈浸式的聲光作品,帶領軍魂電廠重返榮耀。
馬祖國際藝術島的飲食計畫《味蕾實驗室》以味覺島嶼為題,邀請多組專業餐飲工作者與島上店家、來自世界各地的馬祖媳婦、返鄉青年、風土工作者一起創作,更開發馬祖的獨特風味,讓多元的廚藝激盪出更國際、更多樣性的味覺感受體驗。
第二屆馬祖國際藝術島,歡迎登島-
‧主辦單位 中華文化總會 連江縣政府
‧總策劃 吳漢中(社計)
‧行銷統籌 程詩郁(左腦創意)
‧總營運 劉慧婷 (白日夢創意)
‧展期:2023/9/23-11/12
‧官方網站:https://matsubiennial.tw/
FB:www.facebook.com/matsubiennial
IG:www.instagram.com/matsubienn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