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展中展出作品包含:與民眾共創的特定場域裝置〈竹編街燈裝置〉,以自由編法結合當地地景,傳統編織技法與日常視角物件的融合,透過舊與舊的交乘得到新的動機與展現;材質實驗〈 竹畫-垂直水平系列 〉,鮮豔的顏色透過竹薄片垂直的纖維毛細效果,與材質反應共同創作,衍繹竹纖維本質的當代之美;空間裝置〈竹環裝置〉則以極簡的曲線表現出纖維的律動於空間之中。
我將展名命名為Hyper Bamboo,是因為我想讓我的作品展現有別於以往傳統類型的竹工藝、竹創作。因為我以前是學設計的,有很多機會接觸各式各樣的材質,我非常喜歡做不同素材的探索材質實驗。這次透過不同類型的竹子材質實驗創作,希望可以讓大家重新審視竹材、還有對竹子的想像。
最一開始接觸竹子是在2013年,參加工藝中心所舉辦的竹工藝研習活動。在那時學習了傳統的技法和竹子的設計,開始跟老師學習初階的傳統技法。
「持續探索自我,並與材料一同試驗與反映」
在了解竹工藝的過程中,當時我初步學習了工藝師傅們所傳承的各種知識。竹材最常出現的工藝技法有編織技法、烤彎技法和染色技法,而我對烤彎技法和染色技法有比較多琢磨。例如這次具彎曲律動自由線條的「竹環系列」,創作起源正是想要實驗竹子烤彎的極限,看他可以怎麼彎曲、轉折到什麼程度,透過這樣的形態變化來了解這個材料可以怎麼發展。
染色的創作是我在染色的時候,發現除了顏料之外,另一個影響染色的有趣變因就是「時間」。例如:染三十秒是一個顏色,染五分鐘則是呈現很飽和的深色,一個染劑就可以有不同的表現。我對於這個控制時間變因的染色創作過程很有興趣,後來就一直持續發展。
這兩個實驗創作的脈絡很相似,都是在讓讓材料發揮自己的特性。烤彎是測試竹的韌性,染色作畫所使用的竹薄片有許多直線的纖維管,染色的時候纖維會因毛細現象而將染劑自己吸上來,呈現高低不同的線條。創作過程中,我就好像是跟著材料一同試驗與反映,我也特別期待材料自己做一些意想不到的反映出來,因為這就像我跟材料在共同討論、發展創作。
竹畫的部分,可以先看到這次展覽的主視覺海報,是很多竹片染色過後的試片。他們是我比較早期實驗的過程,我當時想讓他們做成比較立體的設計作品。於是我做了〈刻染—竹胸飾 〉 系列,得到2018年台灣工藝競賽的入選。後來,因為竹薄片很脆弱,我就一直在思考他用什麼樣的形式表現會更好,就演變成了竹畫作。這次展出的是 〈 竹畫-垂直水平系列 〉 ,是結合了很多竹片的延伸與拼接。
這次選用的亮黃、酒紅,灰,三個顏色,除了我對自己顏色的喜好之外,另外就是想選擇比較不同以往的竹染顏色,在市面上的竹製產品,最常見的是原色、棕色、紅色等。這次在南投駐館,想用一些比較現代且有活力的顏色呈現,做出一種傳統與現代的反差。
一般傳統的烤彎加工多用在竹子的傢俱,像是竹管椅。當初在學習初階烤彎技法的時候,我做過一些手環並與異材質質結合,後來就想要實驗烤彎的極限,除了環狀的裝置以外也有做直線與不同線條扭轉的探索。陳設上,竹環系列我設計成一個漂浮在空中的感覺,做出一個輕盈、柔軟且抽象的表達,這對比了一般竹藝品在展示時所呈現的寫實與重量感。
兩個錄像都是半紀錄半創作的作品。先說 〈 4:47 AM 的風〉,大家都知道竹片的特性就是很軟很有彈性,卻比較少會有機會看到竹材在動態時的變化。影片裡的竹編是一個叫「輪口編」的編織法。我在移動中的過程中,發現風的壓力讓它產生柔軟的彈性動態變化,而且移動的快慢,形態變化的情況也會持續改變。所以我想用影像的形式記錄下來,用這種玩趣的方式讓大家用不同的角度看待竹材質彈性的部分。
再來說說〈台灣東海岸部落的竹〉,有一次在東部做的案子的時候,和原住民部落的老師、耆老、老人家一起去採集竹子的時候拍攝的。原住民對於自然材質是非常熟悉非常了解的,會用竹編來製作各式各樣的器具,記得之前曾問過他們:什麼是工藝?他們不會說這些是工藝,而是他們的生活。這句回答讓我非常印象深刻。
我當時看到他們採集的過程,覺得這和我們平時在西部取得竹子的方式太不一樣、太有趣了,就趕快記錄了下來。他們把砍下的竹子接綁在機車後面,一路拖著長長的尾巴騎車經過蜿蜒的山道、馬路等,這個畫面真的很衝擊。而且那個地方離海邊很近,也將他們在山景和海景之間運送竹子的畫面拍攝下來,這也是我自己最喜歡的一幕。這個作品也是希望與也是熟悉竹材質的南投在地居民,分享不同與竹相處的生活經驗。
2013年在草屯工藝中心竹工坊,發覺怎麼工坊教室、走廊會議室都是竹材,從作品到背景都是。年輕的我就有了一個瘋狂的想法,用竹編包覆到戶外的電燈。同時也是回覆當時對於公共空間的物件設計議題。
來參加的居民們給我的反饋讓我印象深刻也挺感動的。我們這次使用的編織方法叫做「亂編法」,亂編法並不是亂編,而是一種故意錯落不齊的編法,很有堆疊編織的型態感。有民眾第一次接觸亂編法,表示一開始真的在亂編,但後來漸漸發現原來亂中有序,很有意思也學到很多。也有居民表示過去就接觸過竹編,但製作小器物的機會比較多,對於第一次參與大型戶外的藝術裝置感到很興奮有趣。還有說看到路燈裝置的完成,想到自己也是創作團隊的一員就覺得非常充實而且很有參與感等。
竹環系列的話,我想找到適合的空間呈現大型的竹環,甚至製作不只是一個單環,可以更蜿蜒更曲繞,構思與發現更多與空間互動的可能性。竹染色畫作部分,未來我也想嘗試更多顏色、造型和大小,做下一個程度與主題的延伸。而關於竹編街燈裝置,我目前也在尋找更多有趣、有衝擊性的戶外物件,再用亂編法做包覆,衝擊大家的視覺感官和想像。例如編織包覆汽車。
我覺得我沒辦法做到所謂真正的竹藝傳承。我現在的角色比較像是用竹子這個媒材去創作,透過玩的方式,用我的作品告訴大讓這件事情很有意思。像是染色和烤彎的新嘗試,所有過程我都玩得很開心,一般傳統竹藝老師的步驟不會像我一樣這麼跳躍的。影片錄像的部分也是一個讓大家重新檢視竹材質的過程。我想用這樣有趣的方式,讓更多的人來用他們自己的視角接觸竹子,並對竹材有更深入的認識。
https://cargocollective.com/KaiPingLiu
作品跨足產品設計、工藝、展策與空間規劃、裝置藝術等,多藉由材質應用與反應社會現象切入創作;設計思維中帶有工藝、藝術與建築觀點。 曾參與產品設計、傢俱設計、食物設計、互動燈具設計、工業技術研究院、戶外裝置藝術設計等專案;研究所期間修習於台灣科技大學 & 義大利米蘭理工大學 Politecnico di Milano。
《Hyper Bamboo》
展期:2021.11.06 - 11.30(週一休館)
地點:南投縣竹藝博物館(南投縣南投市建國路13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