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eathing Crafts 凝鑄芬多精:來自森林的工藝》品牌故事介紹(下)

工藝源自生活,以人為本。部落的傳統智慧多與森林共榮,而當代設計師則帶有不同的工藝觀點、視角,在雙方的共創合作中,相互磨合成長,融入森林的呼吸,創作出每一件作品。

本次計畫受林務局農村再生基金計畫補助,由工藝中心媒合了外部設計師與部落,經由雙方的合作共創,以工藝產品或影像的方式讓林產物蛻變出新生的樣貌。藉由這些凝結了部落與設計師們心血的作品,將台灣森林健康美麗象徵,如同把芬多精帶到每個人的身邊。一同走進《Breathing Crafts 凝鑄芬多精:來自森林的工藝》特展,感受臺灣富饒的林產資源與部落文化之美,呼吸吐納源於大地森林的自然氣蘊!

寧淨編集部將以兩篇文章分別介紹各組媒合夥伴所創造之品牌,一起隨著寧淨的腳步認識這些厲害的工藝成果吧!


部落林產寵物友善家具開發計畫

BeHoomie X  臺東石山部落

參加計畫前未曾與原民夥伴合作過的BeHoomie,以木作相關產品為主的他們,看見工藝中心提供的部落名單後,期待與「編織」相關工藝的團隊相遇,有幸發現石山部落後便主動開啟了雙方合作的序端。

與原民部落合作、亦要配合本次計畫使用國產材,BeHoomie希望做出一些與傳統原民技藝商品不同的東西。結合設計師團隊原以寵物相關的產品為主,BeHoomie將合作方向定調為近年來新興市場、大眾十分容易接納的寵物商品。透過工藝與新的元素結合,為部落與國產材開啟一個新方向。

製作過程照片,由BeHoomie提供

最後將商品開發聚焦在邊桌與寵物牽繩,BeHoomie認為在空間類產品中,可能消費者家裡原本就有桌椅、沙發等大型家具,若要購買同質性產品就必須將原本的東西丟掉。「邊桌」是家具中較有彈性的品項,有稍足的空間就有機會添購此一產品,被消費者接受的程度將比其他家具來得高。對無寵物的消費者來說,亦是一個接受度高、可以融入家中空間的產品;而寵物牽繩則是透過改良BeHoomie原有的牽繩商品,加入部落風格的編織,設定在1,500元左右的價格使消費者更容易入手,達成更容易接觸部落與國產材的市場導向目標。

兩則與設計師R的提問,帶你更加認識本次商品的精彩時刻

Q:這次合作是BeHoomie第一次與原民部落的合作,對設計師來說與原民合作印象深刻的地方?

原民部落在設計過程、合作是比較自然隨性,不像先前合作過的設計公司、工廠,都十分講究圖片、細節規格要清楚交代。相較之下,原民會需要多一點「空間」,空間包含不要那麼直接、硬性的規定,提供一個「想要邊桌下的網子、一個置物的地方,想用編織的方式去做」的敘述後,部落的工藝師就會思考自己比較擅長、習慣的做法來討論。

製作過程照片,由BeHoomie提供

Q:BeHoomie與原民部落的合作後,最受影響的一點是?

若和部落有後續的合作計畫,不能用「量產品」的觀念去設計,認知到編織工藝品所需的時間較長,要偏向訂製品的方式來製作。


原生嶼林-泰雅生活用品培訓發展計畫

水源地文教基金會 X 谷關松鶴部落

在和平區域設立「原家中心」駐點服務許久的水源地文教基金會,早期都以關懷個案等社工服務為主。在工藝中心告知有工藝合作的機會後,為協助在地泰雅族工藝的傳承與發展,推出了「原生嶼林」此一商品提案。

「原生」是原住民朋友的手工藝,「嶼林」意指使用來自山林的素材。由於松鶴部落位在以興盛的溫泉區與觀光街道聞名的谷關,水源地希望透過部落工藝的產出,將產品推廣到觀光區禮品館販售來觸及更多的消費者。同時也在部落中舉辦技藝傳承的課程,讓具備編織技術的耆老將手藝傳承給部落的婦女或年輕人,讓更多人具備編織能力後,推廣部落品牌。

設計師提到,在產品發想的調查與訪談階段時,發現原民目前已有很多獨特漂亮的手環、項鍊、服飾。但在市集販售的過程中,儘管消費者驚艷於傳統邊紋,但想不到適合配戴的場所,而大大降低了消費者衝動消費的機會。因此他們推出可以在日常使用的產品為主,並且主要以最基礎的泰雅技法出發,除了讓消費者更容易接受以外,也讓願意學習的泰雅年輕人了解到:透過簡單的技法就可以創作出多元性的商品。

兩則與水源地文教基金會設計師的提問,帶你更加認識松鶴部落

Q:可以分享一則在合作中聽到的溫馨故事嗎?

部落工藝師在部落開設了許多課程,是個十分忙碌的人。他分享了一則很特別的學習故事!該名學生不是自己部落的族人,是個參加了原民的體驗生活計畫,與工藝師學習編織後就喜歡上了編織的台北小朋友。現在為了編織每年寒、暑假會請家人載他到山上跟老師學習。

Q:為何原生嶼林第一波商品提案以「靈性生活」為主軸?

對現代生活在都市區的人們來說,透過假期去花東、西部、中部原民部落觀光或旅遊,感受當地歡迎、招待談天的氛圍,是一個讓人療癒、放鬆的行程。因此在設計產品時除了透過產品來傳達泰雅族紋案外,也希望能感受到部落放鬆的氛圍,而提出了「靈性生活」這個商品主軸。

合作照片,由水源地文教基金會提供

餐桌上的風景 – 串聯部落美食與藤編工藝

凌晨工作室 X 宜蘭金岳部落

對工藝中心此一與部落合作案子有興趣的凌晨工作室,在認識金岳部落並了解當地還保有傳統黃藤編織的技藝而感到很興奮,與社區的總幹事聯繫之後,得知金岳部落對文創方面一直也還在嘗試,雙方不謀而合地促成了此次的合作。

黃藤編織過程照片,由凌晨工作室提供
黃藤編織過程照片,由凌晨工作室提供

在思考要推出什麼產品的過程裡,由於金岳部落目前已有經營遊程與餐廳這兩個觀光型態,希望將產品與現有的資源結合,向更多人介紹傳統工藝。因此從金岳部落優秀的美食出發,做出與餐飲結合導向的物件。透過此一方法讓原本的固定客群或是新進的朋友們,都能在用餐過程裡感受到嶄新的氛圍,享受到充滿金岳特色的獨特體驗,讓食物看起來更美味。

除了藉由創作產品此一途徑,設計師也不停探尋更多推廣黃藤工藝的可能。黃藤編織在採集材料與處理工序十分繁複,金岳部落很幸運地還有兩位受文化部登錄為縣級傳統藝術「纖維工藝─泰雅傳統男子工藝」熟悉黃藤編織、十分厲害的耆老,同時部落年輕一輩的夥伴也希望學習這項傳統技藝。於是由凌晨工作室安排課程,請耆老示範,也同時找新生代的竹籐編老師來教學,一起分析、解構傳統技法,讓年輕一代的部落青年們在學習的過程中,能更容易理解、記憶。

兩則與設計師宛珊的提問,讓你更加接近本次的合作計畫

Q:可以分享一則在合作中聽到的溫馨故事嗎?

部落中最年輕的21歲女生成員,在起初認識她時,個性比較沒那麼積極。但經過安排課程的學習後,發現她的眼神、專注度與以往十分不同,製作的編織品也比其他夥伴整齊、精緻許多。與社區總幹事誇獎她的過程中得知,女孩的父親是部落裡非常厲害的藤編工藝家,當年技術已經近乎跟耆老的手藝相等了。但不幸英年早逝,就成為部落中生代的缺口。或許是這樣的原因,讓她特別認真學習編織。

Q:定位在「餐桌上」的商品主軸,設計師自己有什麼新體驗嗎?

在部落餐廳中使用新的藤編餐籃,除了增加視覺上的美感,也能讓部落夥伴在上菜時,傳遞關於部落藤編文化的故事給旅客。品嚐美食的同時,自然而然的沈浸在部落的文化與生活中。

《Breathing Crafts 凝鑄芬多精:來自森林的工藝》
展期:2021年12月24日 (五)10:00  -12月26日(日) 17:00
成果發表交流會:12月24日(五) 10:00
地點: Fashion Weekend Cafe(臺北市中山區玉門街1號,展場營業時間:10:00-19:00)

參與團隊(排名不分先後) : 
本質創作室 X 臺東都歷部落(臺東縣原住民旮部融岸文化教育促進會)
有禮設計 BeHoomie X 臺東石山部落 (有限責任台東縣東海岸原住民社區合作社)
糸島織物創作社 X 臺東新園部落(拉日革安工坊)
凌晨工作室 X 宜蘭金岳部落(宜蘭縣南澳鄉金岳社區發展協會)
水源地文教基金會 X 谷關泰雅部落(台中市和平區谷關社區發展協會)
華豐廣告 X 阿里山來吉部落(不舞作坊)
夏和光影像有限公司 X 拿鞘Nature X iyas黑色雋永工坊 X 原裳工作坊

指導單位:文化部、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林務局 永續山村
策展團隊:寧淨國際 NinJin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由 WordPress.com 建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