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藝術裡與風對話,逆風前進—走訪恆春半島上的《2020落山風藝術季》

每年10月起,台灣的恆春半島吹起的強勁落山風形塑出當地特有的地理、人文風情。位於屏東的 2020 落山風藝術季以《逆風旅行Headwind Odyssey》為本屆主題,逆風前進,與風對話。

本次藝旅實驗室編輯部親自前往車城海口港,探勘這個台灣最南的藝術季,並依三大主題精選出推薦作品及打卡景點,一起來看看吧!

–首圖來自藝術家 李維睦作品《走那飛魚》

不畏強勁東北季風誕生的落山風藝術季將強風的劣勢轉化喚起地方創生的藝術能量。2020 落山風藝術季《逆風旅行Headwind Odyssey》,規劃「氣象電影」、「科幻經典」和「時空旅行」三大主軸,以「喜愛迎風挑戰的旅人」為創作精神展示了30多件藝術作品。

主題一《氣象電影》:藝術因風而完整

訴說起恆春半島的故事,必不可缺的即是冬日強勁的落山風。落山風毫無意外地年復一年造訪,限制了當地的交通、農作、民生等發展。卻有一群人在強風肆虐的半島中,以藝術找尋更多可能性。

氣象電影以風的元素貫穿整個系列。因風而完整的藝術作品,更能體現此次藝術季《逆風旅行》的主題。

陰天海邊獨自漫步沙灘的魚,看起來有點小憂鬱。自上一次藝術季便駐足海口的《走那飛魚》,以金屬架構出既復古又未來的工業風格。長了腳的飛魚透過風車將落山風轉化爲動力,和同樣剛好來到沙灘上的旅人展開一場有趣的談話。

《飛魚來了》與《走那飛魚》同樣是藝術家李維睦的作品。遠看是流線線條與銀色的小點,走近了之後,原來是一尾一尾銀色的小魚!《飛魚來了》以巧妙的設計結構達成物理上的平衡,即使面對最強勁的十級陣風,也能以順著風旋轉、舞動的方式,化解衝擊。

羅宗慶x社區媽媽《海口沙浪》

照片中作品《海口沙浪》,由藝術家與恆春在地的主婦們共同創作。布幔使用恆春在地主要的經濟作物——洋蔥外皮染製而成。層層的布幔橫綁在像是兒童遊樂設施的攀登架上,靜止時平凡無奇,風起時好似一波又一波飛舞的沙浪,迸發出藝術品動感的生命力。

主題二《科幻經典》:沙灘上的異次元空間

恆春的狂風與沙灘、大海,給了藝術家未知世界的驚奇感。科幻經典系列的作品顧名思義,賦予旅人進入科幻電影般不可思議的感受。

李承亮《漫遊巴士》 圖片提供:屏東縣政府

《漫遊巴士》以科幻電影《2001太空漫遊》為啟發,以大面積的螢光綠為底,搭配上鏡面的多重反射,創造如太空船中充滿科技感的通道。無論是全身撐開貼在不同平面上,演繹誤入奇幻通道的探險者;或是輕輕跳起營造太空失重感,都能拍出有趣又好看的照片。

另外,還有個藝術家的小巧思,是透過牆上的孔洞向外望去,可以看到駕駛座及遠處的沙灘。彷彿像在太空航行的旅程中,打探下一個未知的星球🛸

 邱承宏《水泥動物園 》 圖片提供:屏東縣政府

從漫遊巴士向外望出看到的,即是另一個藝術作品《水泥動物園》。看這著些水泥動物,你是否有點似曾相識的感覺呢?

沒錯,其實這就是台灣 70 年代,流行於公園及學校的水泥動物雕塑。許多年過去,這些水泥動物因風吹雨打而殘破,也被其他更新穎精緻的裝置取代。藝術家透過此次的計畫,讓這些被淘汰的水泥動物在隨風沙侵蝕回歸於自然之前,享受曬著和煦陽光及海洋美景的晚年。

讓豬仔飛《海平面以下 》 圖片提供:屏東縣政府

停靠在沙灘角落,以漁船船艙為造型的裝置藝術《海平面以下》,以厚重的鋼板打造,給人有如世界末日的諾亞方舟般遺世獨立的壯闊與孤寂感。這是一座船隻形狀的溜滑梯,不同於一般溜滑梯向上凸起的造型,凹下的船艙留下了因風捲入的漂流木與沙塵。像是漂泊不定的旅人,有了個可停留安身的秘密基地。

滑進艙內,以身體感受它的體積與周圍環境,這裡容納風的逗留、雨水 蒸散、沙塵堆積、人群停駐……,一隅暫歇的地下風景。 旅行世界的船隻,停泊在港邊休息,潛入海平面之下,消失在地平線上的景色中。

–引自落山風藝術季官網作品介紹

來自「好廢 Recycle for Good」團隊的作品《海廢排行榜開箱》,以藝術品的形式揭露了包括寶特瓶、塑膠袋、免洗餐具、香菸等 10 項最常見海廢。作品左半部留下的空位,除了讓旅人們有個拍照留念的打卡點,也讓人反思造成這些海洋廢物的我們,該如何更善盡自己於地球的責任。

主題三《時空旅行》:奇幻旅程的開始

時空旅行系列藝術品是在作品中加入時間這一虛幻理念。從過去到現在,甚至賦予對未來的想像,有的作品甚至隨著時間推移,變得越來越有意思。

落山風藝術季入口大門其實也是一件藝術品。《風大門》以家屋為造型,包含著村莊為一個大家庭的概念。佇立於公路旁的粉色大門具備的儀式感,也讓人聯想到了日本神社前一定有的鳥居。就像穿過鳥居,意味著踏入神明居住的神聖境地,進入風大門像是預告了旅人即將開始一段奇幻的藝術旅行。


《必看》看海美術館:俯瞰車城港、藝術品們、海浪的天空陽台

下公車走進小鎮後,映入眼簾的便是這座位於港邊的《看海美術館》。這座外觀狀似船舶的建築物,由舊海口港候船室改造而成,是台灣唯一面海的美術館。特別推薦屋頂的觀景步道展望台。這裡位居高點視野寬廣,四周盡是雄壯的自然絕景。站在這裡彷彿世界寧靜得只剩下自己與山海,那些煩惱與憂愁也都不再重要。

落山風藝術季活動地圖。圖片來源:落山風藝術季官網

全部藝術作品介紹,點官網看更多


藝旅之後來去恆春半島走走

落山風藝術季將當地的海景、沙灘、季風以藝術的語言重新詮釋,讓以墾丁、衝浪、海角七號聞名的恆春半島更添色彩。

恆春市區

從藝術季的「海口」公車站,搭上墾丁快線後,車程約20分鐘就可抵達恆春市區,轉運站入口就是老街入口。這裡的老街散落著許多個性的咖啡店、民宿空間,走著走著也會遇見清朝時代留下來的城門古蹟,仿若穿越時空。

屏東縣恆春鎮福德路63號的「茄芷袋姨婆」
店裡有提袋、錢包等各種大小與款式的茄芷袋。
如果要選紀念品,最推薦店裡獨家的款式,結合原住民編織的小包。
來到屏東必吃的名產「綠豆蒜」
恆春南門

恆好:結合餐廳、畫廊、選品店的複合式空間

店裡有許多充滿在地特色的選品。
二樓的藝廊,展示了恆春當地新銳藝術家的創作。
恆好
Facebook | Instagram
地址:屏東縣恆春鎮東門路2巷11弄2號
電話:08-8895626

城東大院子:創作者駐村空間、餐廳、植物店的藝文據點

廣場中類似劇場階梯的設計,讓寬闊的庭院有了更多元化的用途。
城東大院子中的食堂「好好吃飯」,以屏東在地食材豐富遊客的旅行回憶。
花雕酒香炸雞套餐 $280
城東大院子中的植物店「小森林」
城東大院子
Facebook | [食堂]好好吃飯 | [植物空間]小森林
地址:屏東縣恆春鎮東門路2巷19號

森社場所:恆春半島的在地文化特色的選品店

森社場所提供生態旅遊諮詢相關服務,及販售各種恆春紀念伴手禮。圖片提供:森社場所
在店內也可購買到恆春在地小農農產品,如黑豆、芒果乾、蘿蔔乾。圖片提供:森社場所
寫一張明信片,紀念恆春旅行的美好回憶吧!圖片提供:森社場所
森社場所
官網 | Facebook 
地址:屏東縣恆春鎮中山路39號
電話:08-8883939

島風行旅:恆春生態旅遊

為了讓旅人能探索恆春半島的一草一木,島風行旅團隊提出「恆春半島慢慢遊」的在地輕旅行方案,策畫了10條以上在地、生態旅遊的路線:有尋找少年Pi足跡的港口白榕園導覽、也有欣賞黑鳳蝶的踏青之旅,甚至還有拔牛杙仔蘿蔔的體驗。若一整天走累了,也可到四重溪溫泉泡湯放鬆。

【島風行旅X恆春半島慢慢遊】
官網 | Facebook | Instagram | Youtube

・・・

近年,瀨戶內海藝術季、越後妻有大地藝術季等日本的藝術季總吸引著大批旅人動身前往朝聖,其實想感受美景與藝術不必捨近求遠。搭車到國境之南恆春半島感受遼闊湛藍的海天一線,來場不一樣的藝術小旅行吧!

2020落山風藝術季Luoshanfeng Arts Festival
官網 | FaceBook
日期:2020年12月18日 - 2021年03月01日
展覽地點:車城海口港
交通方式:從恆春轉運站搭乘公車518、9188、9177前往《海口站》

採訪報導:施文
責任編輯:廖品淨
圖片來源:ninjin 寧淨、藝術季官網、屏東縣政府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由 WordPress.com 建置.